注意防止印品版面墨色出現晶化現象。當油墨中燥油加太多,印品表面墨層過度干燥形成玻璃面后,使疊印的墨色難以附著在印品的底色上,即使能印上去,墨色也只是呈現明顯的發花現象,這就是墨膜晶化現象。防止印品墨膜出現晶化現象,就是要嚴格控制燥油的用量,并盡量縮短套印生產周期。對已經出現晶化現象的半成品,可在疊印色的油墨里,加點肥皂碎屑。其做法是:先將肥皂碎屑用樹脂油調成漿狀物后,再加入油墨里就比較容易攪均勻。給油墨加肥皂碎屑調配后,還應加點燥油,否則,疊印墨層會出現慢干現象
裁刀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換刀,一般情況下,換刀和換刀條是同時進行的。換刀操作包括以下步驟:①刀片降到最低位置,與刀條接觸,切斷電源。②擰松刀片露在刀座外的螺栓,使刀片輕輕接觸墊板后再擰下螺栓,刀架(刀框或刀胎)升到原來位置,將刀片取下放在木制(或塑料)刀盒內。③更換刀條。刀條裝在切紙刀下的工作臺面上,更換時,按照刀條槽長度裁取一段新刀條,用刀片或砂紙將刀條表面的毛刺磨掉,然后鑲入槽內。特別提示:刀條鑲在凹槽內不能發生任何移動;刀條表面應與工作臺面平行。④刀片與刀架的高低要適當,一般刀片壓入墊板內的深度在0.3mm~1.5mm為宜。⑤換新刀片時,要確認刀片刃角與所裁紙張的抗切力是否相符,然后用軟布從上往下將刀片擦凈(刀刃部分不能擦)。輕輕拿起刀片,對準螺孔,擰緊螺栓。特別提示:刀條處應墊上薄紙板,刀刃不能碰到任何堅硬物。⑥試刀。刀片、刀條更換后,可空切試刀,檢查螺栓是否擰緊,刀片是否平整。刀片與刀條接觸后的壓痕深度是否符合要求,如有不妥,可微調處理,然后再墊一沓新聞紙或膠版紙測試刀片的鋒利狀況。
印刷環境的條件:UV光固化油墨受氣溫變化,其油墨的粘度也有變化。在高溫下油墨的粘度下降,變小,印刷的墨層減薄,色相偏法;在低溫時,油墨的粘度變大,印刷墨層厚,顏色深。所以,印刷UV油墨時要控制印刷環境的溫度為18~25為宜,23aC左右較為適宜;相對濕度為65%左右,當濕度大時,油墨會增粘和凝膠,所以印刷環境溫、濕度穩定時,則UV油墨的粘度也穩定,粘度穩定則油墨的觸變性相對也穩定,油墨的印刷適應性好,且墨層合適,此外印刷質量就容易得到保證,所以,精細圖文彩色UV墨印刷,必須提供恒溫恒濕的印刷環境條件。
PS版網點不實:要解決這一問題,要從膠片上檢查。曬版用的膠片上的網點要有足夠的黑度,要把曬版片上的網點結構轉到印版上,決不能讓被覆蓋的部分(網點)通過光量,引起印版感光層感光。否則印版上的網點就不會堅實,印刷時網點會掉。網點暈虛,我們知道絕對清晰的網點,透光平面到黑度很高的覆面之間過渡很陡,是突變成的,網點的邊沿實際上是垂亙上升的。暈虛的網點與之相反,黑度是由邊沿開始慢慢增大的。所以網點產生一個傾斜度或大或小的邊沿。印版上暈虛網點由于它們性能不穩定而導致色彩偏差,并常常可以看到印版上發生“小點子丟失”現象。要解決這一問題,曬版前的膠片要進行嚴格檢查,網點要有足夠的黑度和足夠的清晰邊沿。
過氯乙烯樹脂也可用聚氯乙烯樹脂代替或二種共混使用。聚氯乙烯樹脂用低分子量的。轉印賽璐珞塑料制品時,可將以上膠粘劑配方中二甲苯改用丙酮。轉印有機玻璃制品時,可加一些三氯甲烷。轉印金屬、陶瓷、玻璃制品時,其膠粘劑配方為:環氧樹脂100%。(鄰)苯甲酸二丁脂3%~5%,乙二胺12%~15%(濃度太高可加稀釋劑)